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文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姚潇雨 威海报道
5月27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玉建,威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耿波,威海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秦之江,介绍了威海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威海市民政事业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到“十四五”末,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上年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0%、50%以上,争取实现城乡统一。强化特困人员服务保障,确保有意愿的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推动特困人员中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全部集中收治。打造“海螺姑娘”特困供养服务品牌,构建照料护理“15分钟服务圈”。
强化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十四五”末,力争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600人,保障标准保持全省前列。市县两级全部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支持儿童福利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力争威海市约4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健全慈善捐赠信用记录制度,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推进政府购买慈善服务制度,落实慈善税收优惠政策。
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形成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每个区(市)、乡镇至少建成一处县级失能半失能照护机构和农村区域养老中心,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优化有效养老服务供给。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托住失能老人的照护底线。
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扶持“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医疗健康+养老”等发展,联合推动老年用品进家庭、社区、机构和园区工作。
不断优化提升基本社会服务
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推行海葬、树葬、骨灰寄存、小型卧碑葬等节地生态葬式,“十四五”末,全市火化率保持100%,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以上。市及区(市)至少分别建成1处市级、县级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每个镇(街)原则上至少建设1处镇级集中型公益性公墓,引导村(社区)坟墓逐步迁移。
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加快婚姻电子证照的应用,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开展婚姻登记诚信建设,推行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
优化区划地名工作管理。依法依规推进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加强地名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健全完善以地名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载体、地名文化为支撑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稳步推进基层政权建设。有序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深化村务“阳光公开”。
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健全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四社联动”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配备,简化居民办事流程。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争取“十四五”末,每个城乡社区分别平均不少于15个和7个社区社会组织,每个行政村不少于2个社区社会组织,镇(街道)普遍建立各具特色、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孵化平台。
创新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十四五”末,每个区市重点培育至少4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市所有镇(街道)均有社工站,每个村(社区)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4000人以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数量超过50家。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十四五”末,全市注册志愿者增加10万人左右,登记管理的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00家。
“十四五”期间,在社会救助体系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过渡期内,保持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将脱贫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充分发挥“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作用,加强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整合目前扶贫、教育、住房等17个部门25类74项救助资源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各类救助信息,建立动态化救助大数据库,健全14个核对部门共98个单位41类96项核对数据的精准比对机制,实现精准救助。
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动态调整。
强化社会救助,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等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为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和照料服务,全面打造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养老服务发展总体思路是针对困难、失能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逐步建立以失能照护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面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的救助供养制度,建立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配合。引导大中型的养老机构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区周边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强化综合监管。一方面,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设施建设、扩大供给、促进消费、人才培育、科技发展等方面,完善政策鼓励措施和监管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在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服务安全、等级评定等方面,落实国家、省各类规定和行业标准,逐步建立民政部牵头、多部门组成的养老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工作合力。
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威海市将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今年6月份实现市县两级协调机制全覆盖。以创建全国全省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县)、镇(街道)为契机,指导环翠区全面推开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试点项目,探索威海地域特色的护童关爱新模式。
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依托“12345”开通全市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全市72个镇(街道)全部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达2800名以上。积极培育、孵化专业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引导其提升专业水平,营造未成年人保护浓厚氛围。
多领域加强未成年人兜底保障工作。持续加大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力度,确保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儿童医疗、教育等合法权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文馨
5月27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赵静,威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朱复刚,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健,介绍威海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工作有关情况。[详细]
近日,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办事大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办事人”,他们是由社会各界人士、普通群众组成的15人公众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是依托“政府开放日”活动,在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深入办事窗口一线,体验威海市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办事效[详细]
5月20日,第十八届(2021)中国慈善榜在山东青岛发布,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等15家基金会被评为“年度榜样基金会”,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形象大使王子子获评“公益明星奖”。[详细]
5月18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威海市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520”因谐音与“我爱你”相同,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不少情侣选择在这个浪漫的日子登记结婚。5月20日,威海各区市结婚登记处迎来办理结婚登记小高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