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五环”“十工程”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

2022-08-22 18:04:57 来源: 威海发布 作者:

  8月22日下午14:3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进军,威海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万强介绍《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威海市政府于8月17日发布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

  《意见》提出了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其中,2025年目标与《威海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到2025年,努力将威海打造成国际休闲运动之都,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精致化、特色化、高效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进一步丰富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8平方米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7‰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2.5%以上;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实现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水平提升;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力争成为全省领头羊,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加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动能;体育宣传平台丰富拓展,体育文创作品更加繁荣,体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体育文化传播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发展格局作用更加显著,体育法治建设和监督监管力量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风险体制机制初步健全。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精致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组织健全、活动丰富、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平方米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1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1%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2.8%以上;继续巩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第二集团位次,力争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体育产业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文化繁荣、传播广泛的体育文化建设传播新格局,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

  重点任务

  在重点任务上,提出建设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要坚持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传播和体育社会治理“五环”引领、“环环相扣”、协调发展,并突出解决每一环的短板弱项,提出了十大工程

  全民健身补短强基工程。突出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短板问题,从制度机制、建设布局、开放运营、维修维护等方面提出要求。重点推进市县两级体育公园、山体公园、口袋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体育服务综合体、健身步道及足球、冰雪等项目运动场地建设,落实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建、验收要求。同时,对做精做活届次赛事、节庆活动,加快普及大众运动项目、发展时尚运动项目、传承民俗特色项目,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等提出要求。

  精致体育服务提升工程。主要对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指导服务、智慧体育发展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开展社会体育俱乐部星级服务品牌创建,指导体育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范标准,引导在社区内活动的符合条件的基层体育组织依法向县级行政审批部门申请登记社会组织,推动精致健身服务“六进”。

  竞技体育人才突破工程。突出基地建设、项目布局、教练培养、体育科研、体校建设、社会资源等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巩固提升重竞技、游泳、自行车等优势项目,培育凸显网球、排球等潜优项目,突破冰雪项目等短板。

  体教深度融合发展工程。聚焦学校体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重点保证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逐步提高体育考试分值占比,支持普通学校培养、引进专业体育教师和设置专(兼)职教练岗位,探索实施普通学校之间、普通学校与体校之间体育教师和文化教师交流机制。

  体育智造集聚发展工程。针对体育产业集群规划、体育企业科技创新、体育会展推介、优势企业培育等提出具体要求。重点规划建设威海市体育产业园区,鼓励各类园区设置体育产业板块“园中园”,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立体育领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研发碳纤维等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体育产品,培育体育领域“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合计至少3个。

  休闲运动强市建设工程。聚焦品牌赛事打造、体育基地争创、水上休闲运动发展等提出具体要求。重点打造体育赛事名城、水上休闲运动之城,支持打造冰雪、乒乓球、棒垒球、水上运动、户外运动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制定全市海岸带保护规划,划定海上休闲活动区域,规划建设威海市水上运动中心,统筹帆船游艇码头和公共船坞建设,2035年建成运营固定标准泊位3000个以上、临时泊位500个以上、公共船坞船道5个以上,中心城区37英尺以上帆船游艇保有量达到200条。

  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工程。包括体育志愿服务、体育文化载体、体育文化传承、体育精神锤炼、体育道德教育等内容。重点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支持体育新闻、文学、摄影、音乐、动漫、收藏、微视频、微电影、文创设计等具有体育内涵、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体育文化作品创作,鼓励南海新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历史博物馆、铁人三项主题博物馆等体育博物馆、文化传承中心建设。

  体育交流合作深化工程。重点深化与俄罗斯索契市冰雪等项目交流合作,加大与日韩棒垒球、高尔夫、帆船帆板、户外运动等项目交流合作力度,办好中英(威海)武术文化论坛等活动,用好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及足球、网球、国际象棋、帆船、数字体育联盟等平台,共同构建区域体育发展共同体。

  “大体育”协同发展工程。提出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发展格局,促进体育与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大数据等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体育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促进体育融入地方立法,加快体育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建设,健全体育行业安全制度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妥善处理登山与防火的关系,强化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协同监管。

  本次威海市提出建设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的“五环”,基于怎样的考虑?

  威海市出台的《意见》是威海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主体框架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首次在传统的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驾马车”的基础上,将体育文化、体育交往也纳入了战略任务,省政府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目标中,将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与体育交流合并归入服务大局走在前列,又提出了治理效能走在前列的目标。考虑到地市层面体育对外交流合作相对较少,且部分职能作用与体育文化建设有重叠,因此合并为体育文化传播,同时对标国家、省对体育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和当前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也将体育社会治理与之并列作为重要任务,体现了威海特色、切合地方实际。

  同时,《意见》理顺了“五环”的内在联系,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服务高品质生活水平是夯实群众基础,全面提升竞技争光和青少年体育发展能力是为了厚植核心优势,全面提升体育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集聚发展动能,全面提升体育文化传播国际国内影响能力是展现良好风貌,全面提升体育协同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是健全体制机制。这“五环”环环相扣,协调发展,奠定了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四梁八柱”。

  下步在推动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开新局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完善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围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教融合发展、社会足球场地开放等各领域推动出台政策性文件。同时,围绕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执法监管等领域不断健全制度体系,规范行业运行。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落实居住区健身设施配建、验收要求,结合精致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更换、维修,为群众提供举步可就的健身场所。做精做活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群众身边的、有影响力的届次赛事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打造智慧体育平台,配建智能健身路径等智慧体育设施,提高群众健身智慧化、便利度。

  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25届省运会决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将持续到9月5日闭幕。威海市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奋战在决赛一线,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男子排球、帆船帆板等项目均取得了威海市参赛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将力争本届省运会在金牌总数、全省位次上均较上届有突破。明年还将举办杭州亚运会,市体育部门也将全力支持威海市运动员训练备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还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会同教育部门不断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基础,为竞技体育发展持续赋能。

  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为威海市体育产业企业提供更高平台。今年,还争创了全省体育产业统计提升年试点城市,下个月还将争取全省现场会在威海市召开。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上,也将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争取举办更多国家级以上赛事活动,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拓展体育文化发展平台。在传统电视、广播、报纸、“两微一端”等传播平台的基础上,今年新开通了“威海体育”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等短视频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新媒体传播阵地,下步,将积极与各级媒体平台深度合作,支持创作体育新闻、文学、摄影、音乐、动漫、收藏、微视频、微电影、文创设计等具有体育内涵、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体育文化作品,依托各类平台广泛宣传,进一步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全民健身事业是关乎群众高品质生活、影响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内容,今年围绕提升群众满意度有什么具体安排?

  丰富群众身边体育赛事活动。今年,计划在全市举办市县两级的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百千万”选拔赛等系列赛事活动百余场,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激发群众健身热情,让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中去。

  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通过问卷调查群众需求,积极争取省、市体彩公益金采购体育健身器材,精准配套群众喜欢的健身器材。派出专业巡检维修团队,根据群众反映和不定期巡检,对老旧、破损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更换,切实解决群众健身问题和保障群众健身安全。

  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队伍。依托全市1.7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在各村居和3600余个晨晚练健身站点每天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同时,计划今年新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千名以上,坚持“培训一个、合格一个”的原则,确保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更好的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初审编辑:金文馨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