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开区:以“有解思维”谱写“我为群众办实事”新篇章

2021-12-11 22:04:00 来源: 威海经区发布 作者:

  “门前的路修了,健身器材也换新了。”“上次反应楼宇门坏了,不到三天就给修好了。”“自从安上了充电桩,电动车充电方便多了。”……12月2日晚6时许,经开区第四季度联系服务群众入户遍访活动开始,与以往不同,这次走访,群众是“阅卷者”。

  “以前是咱们去听记录,带回问题,再汇总分解到部门、镇街进行整改。这么长时间,问题改的怎么样?是否需要提高?群众才是检验者。”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以往带着“问题卷”回来不同,这次,带回的是群众对“答卷”的“打分”,“这也是对我们前三个季度群众走访的一个回访检验,同时,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更好解决问题集思广益。”

  “只要想为群众办实事,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开区各部门、单位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民生实处,秉承“有解思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着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下楼就是菜市场。”“再也不用坐公交去买菜啦。”11月27日,位于深圳路与桐顺路西北角的蒿泊农贸市场开业。周边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政府为民办实事,把“菜篮子”送到了家门口。

  “蒿泊周边生活小区多,方圆两公里内,就缺一个全天营业的农贸市场。”52岁的董巧玲以前在路边开摊,常年风吹雨淋,这次她成了第一批入驻市场的商户,她说,这个农贸市场解决了小商贩的大难题。

  据介绍,蒿泊农贸市场原是一处花卉市场,因环境脏乱差,附近居民没少投诉。在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中,“能否把花卉市场改为农贸市场,让大家的菜篮子拎得更方便?”成为大家一致的呼声。

  些许小事连着偌大民生。凤林街道联合西苑街道、蒿泊股份经济合作社,多次到现场走访调查,拿出解决方案。

  去年11月,花卉市场搬迁到南曲阜,蒿泊农贸市场项目随之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今年3月,西苑街道蒿泊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270万元,对花卉市场旧址进行改造,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蒿泊农贸市场落成。

  “特别满意!出门走不多远就能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太方便了。”在这次走访中,盛德小区居民张华凤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她要为这张为民办实事答卷打满分。

  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准问题。经开区把“问题解决得实不实?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杆,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普遍问题,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个性问题、具体问题,切实把意见和建议转化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

  经开区创新实施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制定《威海市经技区民生微实事工作实施意见》,解决既不在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也没有缴纳公共维修资金的小区在改造资金方面的困难。目前已完成小城故事小区停车难等21个微实事项目;将居住环境政务热线、城管热线和物管平台进行整合,形成“经智民生微实事”平台,对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诉求,能够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分办落实,并通过平台将办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决定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真正把群众的民生需求、投诉建议办好,实现管理增效、治理减负、群众满意的多赢效果;成立督导组,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变“找问题”为“解决问题”……

  当下,经开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得到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