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孙旭文主任
不久前,烟台毓璜顶医院又传来喜讯:该院又有神经内科等8个学科成功争创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此次该院争创的重点专科数量与省立医院、青医附院同居省内各大医院首位。至此,该院已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个,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9个,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4个,居省内地市级医院首位。
我们将陆续推出这些重点学科,让读者朋友跟我们一起走近医学,走近健康。
溶栓疗法抢患者最佳治疗时间
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是烟威唯一一家脑血管疾病筛查中心
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脑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最高的老年人疾病,因此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孙旭文介绍,作为烟台地区唯一一家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基地,在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每月住院治疗的近400例患者中,近七成是脑血管疾病。
14岁少年突发脑血栓
溶栓疗法抢最佳治疗时间
今年年仅14岁的患者小杨,突然说不出话来了,而且右手右腿使不上力气, 发病1小时即通过“120”来我院就诊。到医院后医生查体发现其有嗜睡、运动性失语,急诊脑CT确定小杨是急性脑梗死。医生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同时,为其使用疏血通改善循环,进行甘露醇脱水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查病因为基因突变。近年来,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一直通过优化急诊流程来减少院内溶栓延误的时间。自 2011 年 10 月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及门诊、急诊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了急诊溶栓治疗的“绿色通道”,争夺抢救时间。“脑血栓患者发病4.5小时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使患者闭塞血管迅速开通,缺血组织恢复正常,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后遗症。”孙旭文主任说,如今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比例明显提高,并且大幅度减少延误治疗率。在2015年6月底刚刚结束的“2015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我院神经内科在全国36个溶栓治疗中心中名列前三名,被授予“最佳贡献中心”。
脑血管病导致头晕头痛
支架植入成形术 疏通血管通道
今年61 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老李,常常感到头痛难忍,忍耐了一段时间后因发作性头晕、头痛入院。老李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经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左侧椎动脉纤细,远端延续为同侧小脑后下动脉,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80%。随后,医生为其进行了右侧椎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手术以后老李感觉头脑清醒了不少,头疼头晕也基本消失了。
“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是我们当前及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方向。我科目前已开展该项技术10余年,每年完成治疗100余例,手术效果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孙旭文主任介绍,除了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技术外,针对急性脑梗死、大动脉闭塞,神经内科还开展了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患者王阿姨,74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活动不能5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房纤颤”病史。入院后医生查体发现患者浅昏迷,双眼球不同轴,四肢瘫痪。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基底动脉闭塞,立即给予急诊动脉介入取栓,血管开通良好。术后患者意识、语言、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经过20余天治疗生活基本恢复自理。最新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介入血管开通”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神经内科开展该技术1年来,救治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余例,血管再通率达到了80%,技术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死亡率比过去降低了近一半,更可喜的是该疗法改变了过去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差的状况,其中约50%的患者经这种方式治疗后生活可以完全自理。”孙旭文主任介绍说。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是微创手术,在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通过脑血管介入技术能提高脑血管病的诊断水准,有利于对脑血管病病因及血管因素进行系统完善的分析;介入治疗还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并能减少脑卒中发生风险。目前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水平及治疗量已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30年被重症肌无力困扰
综合治疗使其情况好转
69岁的王大爷刚刚脱离险情,入院时,他睁眼、抬头都很困难,且患有胸闷、憋气症状 20 余天才入院。医生对其进行入院查体,发现其有喘憋,血气分析显示血氧饱和度仅 83.2%,双肺内炎症,双侧胸腔积液并双肺下叶膨胀不全。王大爷的家人介绍,王大爷患有重症肌无力已经30多年了,最近突然憋气,家人吓坏了。
孙主任介绍,对于重症肌无力、各种脑膜炎、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免疫性脑炎、肌肉疾病等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患者来说,诊断时间非常长,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医师队伍,会耽误患者的诊断时间,从而导致治疗滞后。因此,丰富的经验、精准的诊断很重要。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医生们为王大爷进行吸氧治疗,以及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激素冲击治疗,祛痰、抗感染等积极处理,王大爷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时胸闷憋气明显好转。“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我们常规每周二、四早上7:20进行讨论,对急危重症患者随时进行会诊、讨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孙主任说。目前科室开展生物芯片诊断技术,基因芯片(Gene Chip)通常指 DNA 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在疾病诊断方面,由于大部分疾病与基因有关,而且往往与多基因有关,因而,利用 DNA 芯片可以寻找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从而研制出相应的药物和提出新的治疗方法。
烟台地区最大的神经内科临床中心
烟台毓璜顶医院是山东省首批区域医疗中心,神经内科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首批省级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全国卒中联盟首批单位之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临床执业药师培训基地,是烟威地区最大的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中心,还是烟台地区唯一一家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基地。该科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医院“十二五”规划提出力争将其发展成为临床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的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近5 年来获山东省心功能科技创新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保健医学奖二等奖 1 项,山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专利4项;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4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项目1项,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此外科室还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参加国家“十二五”科研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作为青岛大学、潍坊医学院硕士培养点,科室 5 名硕士生导师已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 10 余名。
目前神经内科编制床位180张,相继细分出 8 个亚专科,已开设了癫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等亚专业门诊。全科室有医护人员 89人,其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35 人,主任医师 5 人,副主任医师 10 人,博士 11 人,硕士 23 人;护理人员 54 名。
相关链接:
孙旭文,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控制与促进委员会国家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女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功能学会脑血管分会及睡眠障碍分会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北京天坛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神经内科工作,特别是对脑血管疾病、各种睡眠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神经症有较深研究。主持科研课题三项,曾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2部。多次获得烟台毓璜顶医院十佳共产党员、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2015年率领科室顺利通过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