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影
责任编辑:王陆见
梁洪秋,威海市高新区田村社区如康家园志愿者。她的儿子小时候被鉴定为孤独症,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她悉心照料儿子二十余载,在照顾儿子之余,梁洪秋还加入田村社区如康家园的大家庭中,当起了“星星的孩子”共同的“妈妈”,教会孩子们生活技能、学业知识,让他们不再孤独。
“或许半年只教同一支手鼓舞,他也不能完全学会;也许他学会了打节拍,明天他就忘了。但只要他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哪怕一丝丝的快乐,我也会感到满足。”梁洪秋笑眯眯地看着正在学习的儿子,听到母亲在说自己,一旁梁洪秋的儿子洋洋开心极了,目光一直停留在母亲这里,不停地笑。
7000多个日子,无论寒暑,梁洪秋都是6点起床,煮一个鸡蛋,熬一碗紫薯玉米粥,用颜色鲜艳的食物引起孩子的食欲。
每天早上8点多,梁洪秋带着洋洋从家里出门,沿着固定的路线,步行到田村社区如康家园治疗中心。20年来她带着儿子,却独自一人面对着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这是我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刻,我都没有理由放弃他。”
一日三餐,梁洪秋把儿子喂好喂饱,自己坐下来吃饭时,却已经没有了力气。有时由于身体不适或打喷嚏,洋洋会把刚吃进去的饭都喷出来,可梁洪秋一声怨言都没有,不停安抚儿子,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并把喷出来的饭收拾干净。
梁洪秋教儿子做手工
面对困难,梁洪秋从没放弃,不仅照料自己的孩子,她还和其他的“星星的孩子”的家长一起加入了田村如康家园。“其实,好的康复中心,恰恰是这些家长用心办的,因为他们都有深刻体会。”梁洪秋觉得,相比于一些刚出学校的康复教师,自己和其他家长对孩子们有着更深的感情。从那时起,梁洪秋和其他妈妈一起成为了这些孩子的“代理妈妈”。“代理妈妈”的日常活动是在工作之余,帮助孩子们学习帮厨、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能力。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四十分钟的非洲鼓或绘画等艺术熏陶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能够让“星星的孩子们”提升康复教育、技能、社交等多项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梁洪秋一家三口合影
二十年过去了,洋洋慢慢长大了,在老师的指导和妈妈的爱下,他不仅学会了十字绣和衍纸画,而且还做得十分精致,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面对多年的辛劳,梁洪秋却很知足,从无怨言。“虽然辛苦,但看到一家人这么相亲相爱,感觉这些付出都值得。”看着洋洋开心的笑容,梁洪秋坚定地说。
(通讯员 左丽萍)
初审编辑:刘影
责任编辑: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