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1000万元 环翠上榜山东“科技创新十强县”

2022-12-29 15:5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公布202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名单,全省仅有10个县入选,环翠区位列其中。环翠区由此可获得省级财政1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以及包括在安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等重点项目时优先倾斜和优先推荐参与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创新领域评优评先活动及试点示范等其他政策支持。

  近年来环翠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打造威海创新园,引进激光通信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联系服务企业、项目、人才的“三联三服”活动、“问政问需问计”活动、“营在环翠”上门惠企行动,出台并定期完善《环翠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涵盖了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平台等8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支持。

  2021年,环翠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88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76.9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为1356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77.5家。在市级科技创新考核中取得“四连冠”,入选全省首批技术转移先进县、全省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区科技局获评山东省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奖。

  提升策源能力,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环翠区加快打造高水准科创平台,目前全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34家。汇聚航天科工和哈工大(威海)在卫星激光通信方面的技术、品牌、人才优势,组建了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一体化的激光通信设备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国内“激光与光电领域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姚建铨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开展激光与光学技术领域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落地科研机构研发和技术资源优势,累计开展项目研发30余项,注册成立公司7家。推动4处平台纳入威海市“1+4+N”创新平台体系,环翠区“N”平台数量居全市首位,全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

  培强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环翠区坚持以“引”促“育”,大力集聚各类高水平创新人才,近年,环翠区累计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新增数量全市第一;加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实施省级以上重点项目20余项,21项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实现经济效益4.1亿元;全面联通首高科、大连理工、山科院中试基地资源,进一步优化以北京、大连、济南为中心、以环翠为“试验场”的技术转移资源匹配模式,筑牢外部高端技术资源与内部企业需求的沟通桥梁,近3年,签订产学研协议146项,加快打造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夯实科创载体,打造创新创业空间。科创载体的加快建设,让环翠成为创新技术的起源地、创新要素的集散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孵化载体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以“有园无界”理念,打造了威海创新园,设立1处综合服务中心和10处专业分中心,累计招引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200家;依托威海市连续19年举办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形成的集聚效应,与中国膜工业协会、欧洲膜学会等高校协会建立了密切合作,成立了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并以此作为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园区招商引智,引进了工程院院士马军、欧洲膜学会荣誉主席德里奥利等高端人才,招引了华瓷新材料等27家企业。“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威海创新园-产业园区”的企业孵化培育链条日益完善,在人才引育、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2年3月份,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技厅印发《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鲁财科教2022(9)号】,环翠区科技局对照实施方案中的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以及约束性指标五部分指标,以及15个具体指标和1个“一票否决”的约束条件指标,积极组织开展申报测评,多次对上沟通对接,不断扩大优势补齐短板,稳步增加指标存量,适当扩大指标增量,争取工作最大主动权,最终环翠区顺利通过省级综合评价。

  下一步,环翠区将围绕科技创新强县创建,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转化平台,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通讯员 贾依琳)

初审编辑:王景成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