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海洋负排放院士工作站在威海南海新区揭牌

2021-11-19 17:15: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11月18日,全国首个以海洋负排放为研究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海洋负排放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在南海新区正式揭牌。

  海洋负排放是指用人工手段增加海洋碳汇的过程,我国提倡用藻类、贝类养殖来增加海洋碳汇。院士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及其团队的科研力量搭建蓝碳研究平台,聚焦威海市海水养殖业的贝类、大型藻类碳汇资源,在威海全域范围内开展海洋碳汇基础研究和课题申报,助力威海市海洋科技城建设,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实施提供海洋负排放领域的贡献。焦念志院士是著名的生物海洋学家,主要从事微型生物海洋学研究,在碳循环与海洋微型生物过程与机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成果。

  山东省海洋负排放焦念志院士工作站由南海新区内的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负责申报。“我们计划年底完成大型藻类和贝类养殖区碳汇资源摸底工作,完成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建设,开展省部级海洋碳汇和负排放科技平台申报工作。”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表示。

  当日,黄渤海区海洋牧场管护评价与海域管理威海工作站、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威海基地、滨海湿地蓝碳监测技术与应用威海示范基地同步揭牌。黄渤海区海洋牧场管护评价与海域管理威海工作站将在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工程可行性研究、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服务于海洋牧场等特定环境的示范项目建设;滨海湿地蓝碳监测技术与应用威海示范基地将致力于构建海岸带及养殖碳汇监测与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蓝碳监测与管理智能化,为蓝碳交易提供支撑。此外,位于南海新区的海洋生态大厦正式启用,焦念志院士科研团队、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省资源与环境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等都将进驻开展平台科研工作。

  蓝碳即海洋碳汇,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作为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具有极高的固碳效率。目前,南海新区已建成1万多平方米的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对6000亩湿地进行开展滨海盐碱滩地植物改良实验,为蓝碳经济与湿地建设、岸线修复等结合提供了范例。下一步,南海新区将以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平台策源等优势,加快推进碳汇研究、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实施“蓝色海湾”行动,持续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同时,聚焦海洋碳汇等领域,推动海洋生态经济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全链条发展,利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共同打造产学研于一体的水产种业基地,持续培育壮大蓝色经济。

  (通讯员 王晓根)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