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临港区为企业、项目复工解难题、破难关

2022-03-30 14:0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自动化生产线车间里,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裁切等多道工序的成品玻璃,被一个个长满吸盘的大型机械手臂准确抓取装箱,进行成品包装……3月28日,威海临港区有序复工复产后,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热情高涨。“现在的平稳生产来之不易,疫情期间,我们确实经历了束手无策的时间。”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永涛回忆当初的窘境,感叹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在线镀膜玻璃生产企业,中玻每天需要消耗原料和燃料1500吨,其中一部分就在本地生产。3月8日,威海进入“暂停”状态,原料、燃料生产厂家相距只有十公里,却因交通管制不能运输进厂。而玻璃工艺决定了窑炉必须要连续运行,如果燃料缺失,窑炉可能就会坍塌,损失达4000多万,窑炉重建也需要3到4个月时间,这期间的损失极大。于永涛解释:“缺少原料一小时,可能就要损失上百万。”

  无奈之下,中玻向临港区拨出了求助电话。企业遇难题,政府伸援手,复工复产专班了解情况后,迅速安排专人跨区域协调,把运输车辆所在卡口、目的地以及车辆信息等第一时间发送给市级交通保供组,为企业申请点对点通行证。三个小时后,第一批原材料——两罐氨水、两车白云石和石灰石顺利抵达中玻厂区。

  如今,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长达17天的封闭运行后,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生产线也在满负荷运行,正陆续下线一批节能玻璃产品。“在岗员工约500人,每天可生产优质浮法玻璃2万重量箱以上,完全可以满足订单的需求。出口这边,货物可以及时按要求发货,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兰军说,疫情导致诸多问题纷至沓来,临港区以企业诉求为导向,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企业才能“逆风”前行,生产不停步。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复工复产专班,每天收集企业的需求,并按照轻重缓急和企业的紧急程度分类,对连续生产企业、重点产业和提供应急保供物资等有特殊需求的企业优先保障。”临港区党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宋靖航介绍,运输问题是多数企业的共性问题,为了保障运输过程符合防疫要求,临港区进行了全路线规划、全路线监督——出发前,驾驶员可以看到手机上的电子通行证对始发点、途径卡口、时间、终点的详细规定;在路上,交通管理部门时不时地在卡口进行检查,看驾驶员的连续核酸证明、牌照和通行证,如果偏离路线,卡口警察会进行及时纠正;到达厂区后,有专门的监控监督驾驶员不下车。

  同时,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临港区还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难题、破难关。

  紧急协调临港区内一家电镀厂有序复产,打通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生产链条上的痛点、堵点问题;安排专车点对点接回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员工161人,并安排临时宿舍,满足返厂员工封闭管理要求,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保驾护航;对威海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威海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等重大重点项目和疫情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开辟绿色通道……临港区共为100多家重点企业解决原材料、产品跨区域运输、留厂职工生活物资供应以及临港区外职工“点对点”返岗等方面的需求,帮助10家企业融资近4000万元。

  如今,临港区下沉企业一线,问需于企,及时传达解释相关政策,持续帮助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等难题,确保企业防疫、生产两不误。截至目前,临港区121家规上工业企业,台基智能、碳纤维产业链、威高药业等42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复工复产。本月底、下月初临港区还将兑现首批1400多万元的奖励资金,下达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等专项补助资金,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通讯员 姜凌春)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