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威海法制支队2013年未出现行政复议撤销变更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4-01-07 17:22: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1月7日讯 (通讯员 马骏 记者 王晓青) 2013年,威海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全面完成了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成效检查验收的各项任务,推进了公安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整体执法水平实现了新提升。年内没有发生行政复议撤销变更、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没有发生国家赔偿案件。近日,省公安厅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全省公安机关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威海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满意度达97.69%,比2012年提升0.21%,成绩位列全省十七地市第一名。
    法制支队全面加强执法培训,不断提升民警的执法水平。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倾斜、在培训力度上加大,市局层面举办了专题培训班5期,受训民警380余人,各级共举办“一法两规定”各类培训班35期,参训人员达到2000余人次,一线执法民警普遍轮训一次,较好地适应了执法素质要求。根据岗位要求和警种特点,法制支队还组织开展了全面的执法资格培训。按照省厅统一部署,组织全市3078人次参加全国执法资格认证考试,2837民警获得了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241名获得了中级执法资格等级。通过进一步完善司法考试助考制度,从机制上、导向上激励民警勤奋学习法律知识。举办了一期司法考试助考班,全封闭培训38人,在2013年的司法考试中,14名民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按照业务流、信息流和管理流相互融合的要求,法制支队还完善了执法业务流程,全面规范了执法管理285项工作流程,逐一明确规定动作、管理控制措施和流程图,形成了全市公安机关统一的执法标准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威海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分级管理工作规定》《威海市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以伤害案件为突破口,对执法风险评估预警、加强减化办案程序和执法管理措施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明确细化。在全市公安机关选择执法任务重的7个执法办案单位为试点,运行执法办案分级管理工作,建立起了风险等级处置的各项工作机制,年内涉公安信访事项同比下降27.3%。制定了230多项行政处罚的裁量标准,明确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情节的界定标准,实现同种警情同样处置,同类案件同样处理,公安执法办案质量有了新提升,2013年度执法考评案件办理的平均分数达到96分。
    加强执法监督,提升监督效能。通过加强法制员队伍建设,以适应“一法两规定”的实施为重点,分层次举办了全市法制员培训班,加强法制员案件审核能力的培训。并加大对法制员履职情况的检查报力度,奖优罚劣,每年评选10名全市优秀法制员,充分调动法制员的工作积极性。把执法办案场所改造和规范管理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检查重点,联合督察部门先后组织进行了5次督导检查,指导新建办案中心1个,重点升级改造办案区33个。围绕嫌疑人管理、信息采集、人身检查、讯问询问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完善办案场所管理使用规范,通过网上督察、实地检查,狠抓日常应用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执法风险、减少了执法问题发生。按照省厅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的部署要求,组织了以案卷质量、法律考试、执法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半年、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将“一法两规定”的贯彻实施、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成效等纳入考评的重要内容,注重加大群众满意度、取保候审、行政管理、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等重点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以网上巡查、网上考评、网上通报为主要内容的监督考评机制建设。在日常评审、季度通报的基础上,共实地检查基层执法单位办案场所18个,组织考评案件520起,发现各类问题110多处,逐一反馈办案单位。
    法制支队紧紧依托公安信息化,创新加强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以警综平台应用为重点,采取加强培训学着用、干部带头领着用、行政手段逼着用、健全机制推着用、比武竞赛促着用等措施,将民警执法办案、领导审核审批、涉案财物管理、法律文书制作等环节全部纳入网络运作,实行全流程控制,使警综平台成为民警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强化了对执法活动的刚性制约、规范管理。一线执法办案单位按照每个所队至少两套的标准配备现场执法记录仪,执法办案场所和服务窗口单位全部纳入视频监控范围。对市局执法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进一步升级完善,所有录音录像资料均实行网上存储、规范管理、实时查询。年内在市局机关率先完成法制视频监督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全市7个市(分)局也相继完成了建设任务,并网运行,实现了联网实时监控。

初审编辑:张利然
责任编辑:魏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