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
-
君子之风 美德威海
9月10日上午,君子之风·美德威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美食山东 威海名吃
“美食山东·威海名吃”评选认定推广会在威海市铂丽斯
天蓝海碧生活便利 2万多外地人乳山银滩过大年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02-06 14:38:00
大众网威海2月6日讯 (记者 王晓青) 1月31日,腊月二十二。在乳山滨海新区管委会二楼会议室,由银滩业主自发组织的“2016春节联欢会”盛大举行。联欢会上,乳山银滩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主们相聚一堂,共享欢乐。“此次联欢会,全部由我们这些居住在银滩的外地人自编自演,大家各展才艺,希望能在银滩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联欢会负责人、来自枣庄的银滩居民杨振告诉记者。
而这,仅仅是外地人在银滩过春节的一个小小剪影。凭借优越的景观资源和气候条件,近年来,乳山市将养生、保健理念与丰富的房地产资源进行嫁接,先行先试。通过整合生态环境、服务设施、闲置房产等资源,变“包袱”为“财富”,五种健康养生养老模式逐渐成熟。这些转变,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度假置业,而且有更多的外地人选择留在银滩,度过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
歌舞、书法、下棋……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一直是市民喜闻乐见的节庆方式。而对在银滩过年的外地业主来说,这些,也成为他们庆贺新春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年关将至,行走在滨海新区的各个社区,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记者目不暇接,浓浓的年味扑鼻而来。
2月1日上午,虽然屋外寒风阵阵,但位于滨海新区的东方国际养生园内却温暖如春。在公寓内的老年活动室,有的业主在打太极拳,有的在唱卡拉OK,有的在跳交谊舞,有的在打兵乓球,好不热闹。“今年,我们这些外地的银滩业主都不打算回去了,准备在这里一起过春节!”71岁的天津人、银滩业主李瑞陇对记者说:“我本身气管就不好,自从在银滩买房,居住了几年后,感觉要好很多。去年,天津的雾霾尤其严重,我小外孙的气管也明显不好了,可是他又不愿意吃药,所以我们全家就决定在银滩过年,就图这儿的空气好!而且,社区考虑到我们在外地过年的实际情况,还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我们跟在老家过年一个样!”
在滨海新区益天社区,几名舞蹈爱好者正在精心准备着新年舞会,大家认真排练着每一个动作,力争将一台完美的舞会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2008年,我和老伴就从吉林来到了乳山。银滩不仅空气好,而且物价也很便宜,各方面生活都很方便。在这里,我还结交了一些跟我一样爱好舞蹈的朋友们,我们会经常在一起跳个舞娱乐一下,不仅能锻炼身体,也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舞会筹备人李荣鹅对记者说。今年,已经是李荣鹅第七年在银滩过年,她告诉记者,今年儿女们都要齐聚银滩。这几天,除了筹备舞会,她还要抽空去赶个集,蒸蒸馒头什么的,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当被记者问及今年准备如何过年时,李荣鹅幸福地说:“大年三十晚上跟孩子们一块吃个年夜饭,看看春晚。初一早上给邻居们拜拜年,然后到海边溜达溜达,吸收一下新年的第一缕新鲜空气,这样的生活多惬意啊!”
今年63岁的杨振,自从2008年来到乳山之后,就一直在银滩过年。他说,吸引他的不仅是银滩优良的自然环境,更有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凭借着对银滩山山水水的满腔热爱,杨振经常以一辆自行车代步,跋山涉水了解人文地理,深入农户收集故事旧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历经三年的时间,他创作完成了抗战题材长篇小说《龙脉》,并于去年正式出版,这对丰富银滩和乳山市抗战题材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杨振表示,在银滩他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善良。为了更加丰富广大银滩居民的新春生活,今年他特意牵头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并在演出中献唱。“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银滩,让更多的银滩业主感到越来越幸福!”杨振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
买年货、包饺子、贴春联,这些都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连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银滩业主也都陆续忙碌起来,滨海新区的年味越来越足。2月1日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在滨海新区颐和社区的维利亚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年聚餐拉开了帷幕。近百户在银滩过年的外地业主纷纷拿着自己家乡的特色菜,来到社区活动室,大家聚在一起,准备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小年饭。“我在维利亚已经住了7年,在银滩过春节也已经是第3年了。这里不仅碧海蓝天,而且民风非常淳朴,在这居住让人感觉十分舒服,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维利亚小区业主、东北人丁玲对记者说:“每年春节,社区都会为我们这些外地业主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馨。今年社区又创新地提出,由每户外地业主提供一个家乡的特色菜,大家聚在一起过小年,这样不仅能让大家品尝到全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热闹!真心希望我们的社区能够越来越和谐!”聚餐中,大家边吃边聊,不时举杯祝愿,气氛温馨而愉快。
而在不远处的东方国际养生园,外地的银滩业主正聚集在一起包饺子,大家有的擀皮、有的包,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一会儿,三十几盘各式各样的饺子就准备下锅了。“今年,留在公寓过年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今天适逢小年,我们把大伙召集到一块,共同包饺子,提前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公寓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包饺子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虽然年岁已大,但包起饺子来却依旧非常熟练,一点不次于年轻人。据了解,这位老奶奶是一名台胞,今年已经88岁,在银滩居住了四五年,现在已经被这里深深吸引。“这里有吃有喝有玩,什么都不用我管,工作人员又特别细心地照顾我,而且出了门就是大海,空气也好,我才不走呢!”老奶奶笑着对记者说。
随着农历春节的日益临近,赶大集购置年货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滨海新区的各个集市上,外地人的身影也日渐增多。他们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推着小推车,在各个小摊前挑选着自己所需要的年货,时不时还跟小商小贩讲讲价,乍一看根本分不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赶集的人群中,记者碰到了来自东北的周子英。此时,她的小推车已经装得满满的,各类海鲜、瓜子、水果,应有尽有。“再买点糖和对联,我家的年货就置备齐全了。”周子英告诉记者,她已经在银滩住了五年了,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想要什么到附近的集市都能买到,而且小摊贩基本上都是银滩的村民,要价也很合理,买得也十分放心。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1月31日,银滩人网站专门邀请乳山市的部分书法家来到滨海新区,为在这里过年的外地人免费写春联、送祝福。只见书法家们笔走龙蛇,泼墨挥毫,行、隶、草等多种书体各显神韵,一副副散发着清新墨香的喜庆大红春联跃然于红纸之上,浓浓的情意、真诚的祝福溢于字里行间。居民们拿到满载祝愿的春联后个个喜笑颜开。“我家每年都贴春联,买的、写的都贴过,贴来贴去还是觉得手写春联更具有年味儿,我要把这火红的春联贴在家门口,增春色、添吉祥。”现场一位居民朋友手拿春联开心地说。大庆社区还安排工作人员亲自上门,为社区居民张贴春联和大“福”字,让他们感到无比温暖。
随着滨海新区设施配套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银滩业主选择在银滩过大年。为分享业主们的幸福生活,滨海新区管委会举办了“魅力银滩网杯·我在银滩幸福过大年”有奖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启动以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银滩业主的参赛作品,大家用自己的镜头细数着银滩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是一个‘老银滩人’了,自2009年从青海过来以后,就再也没走。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好,我连感冒药都用不上。我还把自己94岁的老父亲也接了过来,让他在这里安享晚年。”银滩居民李守义告诉记者,在这七年里,他除了感受到良好的空气状况外,还亲眼见证了银滩发生的变化:“这几年,银滩的基础设施配套越来越好,不仅交通更加方便,而且一些便民设施也与日俱增,各大超市、银行、医院都在银滩设置了网点,极大满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李守义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很多银滩业主的心声,也折射出滨海新区发生的种种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式居民扎根滨海新区,给这个冉冉升起的新区带来了活力。为了让“候鸟”式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利的城市生活,投重资完善银滩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在滨海新区已成常态。
围绕着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区累计投入近50亿元,解决水、电、路、暖等六大方面的民生问题,基础设施配套也逐步完善起来。先后建成了总里程195公里的“五纵二十横”交通网络;铺设了130余公里污水管网,建成了两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500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覆盖率大大提升;新建了热电厂,铺设了全覆盖式供暖管道,对入住率低的居民楼采取电力供热、燃气供热、地源式供热等多种供热方式,多渠道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实施了天然气置换工程,先期入住的4.5万户居民全部通上了天然气。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常住居民数量逐年递增,对商贸设施、机构网点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居民满意度,滨海新区积极引进各类商贸项目,吸引金融机构、便民机构等在新区设置网点,不断扩大便民配套辐射范围。
在国家高度关注“房地产去库存化”的当下,滨海新区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针对海景房出售率不低、但很多小区的空置率却较高的实际,滨海新区积极寻找房地产去库存化的着力点:引导房产企业在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同时,积极发展健康产业。通过加强引导“做优增量”,让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告别原来“盖房卖房”的简单粗放式开发思路,引导房地产开发商重新改造,或将尚未销售的楼盘改造为养生养老度假公寓,或将社区打造为养生养老小区。同时,引导部分有能力、有条件企业与国内外养老机构合作,以产权式度假公寓和分权式度假酒店等形式,进行异地互动养老,最大限度地放大环境优势,增加客源。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两万多外地人选择在银滩过年。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