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35名“流浪汉”结束黑户有了威海户籍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   2016-05-01 08:53:00   作者:

    4月29日,记者在威海市社会福利院看到了厚厚一摞《残疾人证》,这是工作人员刚刚为35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领来的。至此,这35人全部办理了居民身份证,成为拥有威海户籍的正式公民,还办理了《残疾人证》和医疗保险,全面享受市民待遇。据了解,这是我省首次为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办理落户手续。
  近几年,威海市社会福利院先后接收了35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因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也无法取得合法身份,因而不能办理各类保险,无法享受各种社会救助。长期以来,他们的医疗费用、生活费用等都由福利院解决。“每月仅医药费支出一项就高达2万多元,还不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费用。”福利院办公室主任邵君说。
  为了结束他们的“黑户”身份,让他们享受社会保障,获得人格尊严,福利院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解决,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依据,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去年,《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政策出台,规定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公安机关应予以办理落户手续,民政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今年初,威海市民政局和公安局开始着手研究解决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落户问题。没有相关经验可供借鉴,就“摸着石头过河”。为避免出现双重户籍和犯罪人员利用流浪乞讨身份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公安部门通过公安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数据库进行排查,确保登记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户口的唯一性。他们还对这35人进行DNA信息采集和指纹掌纹采集,并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进行信息比对,核实身份信息。福利院将35人的照片基本信息在报纸媒体公示一个月,尽最大可能为其寻找亲属。
  在办理落户手续的同时,福利院联系威海市权威认定部门,为他们进行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伤残鉴定,并办理了《残疾人证》。
  “由于无法获取这部分人员的姓名、年龄等准确信息,我们为每一个人起了名字,生日就确定为救助站收留的日子,出生年份则是根据其体貌特征进行推测。”邵君告诉记者。3月30日,35名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证全部办理完毕后,福利院马上为他们缴费加入了威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他们就像每一个威海市民一样,享受到医疗费用报销的待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利然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