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新闻

乳山市冯家镇中心学校: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8-06-14 11:00: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6月14日讯 (通讯员 冯晓燕) 乳山市冯家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经过一年的探索研究,结合审美原理,初步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基本策略为:营造“入境”的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感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披文入情,引发情感共鸣——启发想象,激发审美创造。

  营造“入境”的审美氛围

  入境,是读懂文本的基础,也是审美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美的因素,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审美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精神享受,达到语文学习审美化的目的。

  如《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紫藤萝花开放的胜景,然后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绘声绘色地描述紫藤萝花盛开的情形。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入境”“入情”的审美氛围,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生命的顽强、美好与永恒就有了更强烈的认识与领悟。

  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感悟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是有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

  如在教学《春》一文中开头两段时,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析:“盼望着”“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让学生读出其长短错落、平仄变化、音调抑扬、节奏舒缓,体会这一连串的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从而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迫切希望,以及看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春意盎然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去体验文本的意境之美,去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

  如《天净沙·秋思》一课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具体可感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让学生自然揣摩出诗人灵魂深处的隐语——深挚凄婉的眷念故乡的情思。

  披文入情,引发情感共鸣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心理的情感,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缘读入文,披文入情,使学生在读文、悟情的过程中,与文本、作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

  比如,《祖父、后园和我》一文,当学生领略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之后,尤其是听到那祖孙游戏中开心的串串笑声,一定会触起自己孩童时美好的回忆,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在快乐中与大家一起感受自己身边的亲情,感恩亲情。

  启发想象,激发审美创造

  创造,是“审美化阅读”的主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江泽民同志说:“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语文课程更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向书本挑战,向老师挑战,向古人挑战。

  总之,在这一年中,语文组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了审美教育这一课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育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创造,最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愉悦,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倾听欣赏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