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温暖在基层】这对乳山夫妻用最笨拙的方式准备年夜饭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01-28 17:09:00   作者:

编者按:
    革命老区的蒙山深处,鲁西大地的欢乐农家,东海之滨的茕茕海岛,黄河岸边的广袤油田……在农历丁酉年即将来临之际,齐鲁大地正在上演怎样的温暖?又在抒写怎样的故事?从今天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记录最基层、最一线、最真实的温暖故事,还原齐鲁大地多姿多彩的幸福和感动,以“温暖看扶贫、温暖回家路、温暖在基层、温暖除夕夜、温暖过大年”五大板块,推出“温暖中国——2017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
    更多温暖,期待您的关注!
 
【温暖在基层】为了儿女年夜饭吃到新鲜牡蛎,这对乳山夫妻寒风中出海 
    时间:2017年1月19日
    地点: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养殖码头
    记者:王岚 刘彬

    小时候,孩子们盼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他们可以出去玩;长大了,父母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了,远行的孩子们都能回家了!总有一些父母,既舍弃不下对子女的依恋,又笨拙地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些情感往往会变成电话里的唠叨和叮嘱,变成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的年夜饭。
  日前,大众网记者在威海乳山采访时,遇到这样一位父母,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捕捉最新鲜的食材,用最忙碌的方式筹备年夜饭,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朴实情感。
  希望以我们的视角告诉大家:回家是一种情怀,中国年的情怀在于父母安康、阖家团圆。

▲ 1月19日,一场不期而至的雨雪,将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养殖码头的路面搅得一片泥泞,刺骨的寒风夹杂着冰茬子,刮在脸上格外疼。此时的海滩还未涨潮,滩涂上铺满了裹着泥浆的牡蛎,走在上面,就像走在一条石子路上,坑洼不平,踩起来还会有“吭嗤”、“吭嗤”的响声。


▲ 滩涂上这些牡蛎大多数都是空壳,但也有新鲜的牡蛎混在其中,他们有的是养殖工人不小心遗落的,也有海流从海区冲将上岸的。在赶海人的眼中,裹在层层蛎壳之中的鲜牡蛎,更像是一个个宝藏,等待着他们的发掘。


▲ 65岁的赵海泉与老伴,穿着浸满水渍的棉袄,带着线绒帽、踩着黑色水鞋,蹲在码头附近的滩涂上赶海。他们来自十几里地以外的赵家庄村,顶冒着雪,就是为了采捕到最鲜的牡蛎,让年夜饭上多一道亲手采来的食材。


▲ 赵海泉携带的工具很简单,一个破旧的柳条篮子,一个自制的赶海工具,小臂长的三齿钉耙,木柄铁头,当地称之为“挠子”,由于单手即可使用,又便于携带,因此是沿海地区赶海必备的工具。


▲ 滩涂上入眼的地方都是牡蛎壳,被困在层层蛎壳中的鲜蛎是如何被发现的?赵海泉说,首先要用“挠子”耙拉牡蛎壳,通过手劲感知每个蛎壳的重量,如果是鲜蛎,那么壳身必然会重一些。在大约耙拉了20几下以后,赵海泉终于找到了一个鲜蛎子,用手掂量了一下,大约有一两重。


▲ “一天下来,最多时能赶100多斤海蛎子。”赵海泉口中的海蛎子就是牡蛎,是当地的一种俗称。从腊月十八开始,赵海泉和老伴便每天到西黄岛村的码头上赶海,从数以万计的牡蛎壳中“淘宝寻鲜”。如今,赵海泉的家中已经存了千余斤牡蛎了。


▲ “当作年货送亲戚朋友一些,大多数都要在春节期间吃掉。”赵海泉说,牡蛎是全家人的最爱,尤其是牡蛎馅的水饺,儿子和女儿从小吃到大,无论吃多少都不够。如今,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吃到地道的蛎子馅的水饺了。对自己而言,亲手给孩子“淘”到牡蛎,吃起来比从集市上买的心里更踏实,就像自家种的粮食,吃在嘴里甜到心头。


▲ 下午3点半,海边的风越来越大,掺杂着冰雪,一直蹲着的赵海泉有些累了,古铜色的脸冻得有些发紫。他招呼着老伴,将刚刚淘到的牡蛎到进了一个网兜,在海水中来回洗刷了几次,网兜中的牡蛎洗掉了“泥”外壳,露出了岩石纹路的外壳。赵海泉用手掂量了一下,这兜牡蛎大约有20多斤,是俩人一个多小时的“战果”。


▲ 张海泉和老伴一起,将这兜牡蛎抬到了不远处的拖拉机上,在拖拉机的后斗里,像这样的网兜还有3大包。张海泉有些累了,但他的老伴还想再赶一会儿,希冀着还有新的收获。看看了天色,张海泉嘱咐老伴,再过一会儿就要涨潮了,要她别走太远。


▲ 老伴的身影逐渐远去,张海泉松了松帽子,从车斗的包裹里拿出一包饼干吃了起来,赵海泉也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原来并不起眼的海蛎子,如今也越来越金贵了,集市上散装的牡蛎,大小掺杂,最便宜也得三、四元钱一斤,像自己这样的庄稼汉,着实有点“吃不起”。在赵海泉的记忆里,年轻的时候,牡蛎个头又大,一斤才几分钱,只有家里穷,吃不起肉才吃牡蛎。时过境迁,牡蛎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价格也直线飞涨。


▲ 下午5点,西黄岛码头的天色暗了下来,赵海泉招呼着老伴回家。看着老伴又拎着半袋子鲜蛎回来,赵海泉的脸上又露出了质朴的笑容。帮老伴放好鲜蛎,赵海泉摇着了手扶拖拉机,驮着老伴和他们采捕的鲜蛎,向着家的方向驶去。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