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苏凯南
责任编辑:王陆见
威海市坚持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每个环节必争,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空气污染过程应对“四个关键问题”,严格落实专项督查、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2021年PM2.5浓度为24?g/m3,优良天数比例为90.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特别是优良率在全省唯一超过90%,PM2.5浓度在全省唯一连续六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第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时期第二阶段目标。
许广正 摄
推进“四减四增”强化治本之策。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四新经济”,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8.21%,高居全省第一位。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生产、清洁供暖等煤炭消费减量替代,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24.8%;煤炭消费总量降到756.66万吨,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煤炭压减任务的地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31.11%,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22.3%。
坚持精准治污抓臭氧深度治理。以改善影响空气质量的O3指标为重点,坚持PM2.5和O3协同控制、VOCS和NOX协同治理,瞄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3个重点,围绕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3个过程,提高企业废气收集率、处理率、运行率3个效率,落实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错时生产、建成区加油站错时加油卸油、加大洒水力度3个措施,建立400余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排放源清单,引导350余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精准错时生产,“一企一策”对70家重点企业实行强化监管和治理提升,完成41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最大努力削减臭氧浓度峰值。
贺伟 摄
坚持科学治污变“人防”为“技防”。委托专家团队,采取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高科技手段,每季度对市区施工工地、裸露土地等实施扬尘整治无人机航空巡查,全年发现问题点位300余处,督促整改实现动态清零。围绕打造“线上千里眼监控”目标,建立以用电监控为核心、覆盖200余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排污智能管控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加强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建成6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完成6440台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及200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装置安装并联网。发挥物联网移动车载大气监测平台作用,在102辆公交车、30辆出租车上搭载监测设备,每5秒一次将所在区域的实时监测数据上传到平台,快速精准治理市区道路PM2.5、PM10污染。
坚持依法治污保持惩治违法高压态势。建立专项督查机制,在省内率先建立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驻区专项督查制度,并纳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作为一项长期机制存在,组织8名县级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常驻各区市实地督导检查,按照“日交办、周报告、月通报”要求,定期对督查情况调度汇总。强化执法监管,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聚焦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瞄准旁路偷排、监测作假等突出问题,强化警示震慑。
(通讯员 付婷婷)
初审编辑:苏凯南
责任编辑:王陆见
威海市坚持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每个环节必争,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空气污染过程应对“四个关键问题”,严格落实专项督查、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2021年PM2.5浓度为24?g/m3,优良天数比例为90.1%,全市环[详细]
2月10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赵静,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健,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朝阳介绍《威海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详细]
2月7日,新年开工第一天,参加完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天润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运波捧回“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荣誉奖章。[详细]
过大年,蒸饽饽,这是胶东传承许久的年俗之一,寓意来年日子“蒸蒸日上”。这几天,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成大花饽饽传承人董春艳格外地忙碌,走进店里,就能看到地面上整齐摆放着几排包装好的饽饽礼盒。[详细]
记者从威海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31日-2月6日),威海市客运量13.17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48%。其中,道路客运量2.03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55%;水路客运量1.92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下降12%;桃威铁路客运量0.88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详细]
标准化层流净化手术室自2021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邀请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骨科、血管外、妇科、肛肠等专家定期坐诊、手术带教,已开展手术200多台,实现了10年来手术量从零到月均10余台的突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区级医院的高水平诊疗服务,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