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草庙子镇郝家山村张锡芝: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编辑:   2019-07-01 17:02:00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7月1日讯 (记者 钱昱昕 摄影 江腾 通讯员 丛广) 一本工作笔记、一副老花镜、一张小板凳……这便是75岁的张锡芝平时工作的全部“家当”。在这不起眼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她作为草庙子镇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的18个冬夏的点点滴滴,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性,带着一个56户、196人的“落后村”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致富路,她带领的郝家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锡芝在家中工作

印有毛主席题字的笔记本

  一心为民,真抓实干,带领百姓致富

  “不管大事小情,只要是群众的需求,咱都要放在心上,踏踏实实的办好。只有你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这是张锡芝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干这份工作,就得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放在心上。”

  十几年前,郝家山村集体经济落后,甚至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马家口子、郝家山,刘章、苘山一线穿,吃个饼子过个年。而如今,村里家家都住上了新房,户户都有增收致富的门路。谁都不会想到,带领这个小山村走出困境,就是张锡芝这样一位普通女性。

  “要让老百姓有钱,当干部的就得先抓住机会。”自2001年张锡芝担任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她变着法为村里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让百姓更加富裕。

  2001年,张锡芝得知,如果建成距离303省道一公里的连村路,政府会给予村民一定补贴的政策后,她主动带头拿钱修建了村委大院前的连村路;2004年,她将北山石子厂对外出租,不仅获得了11万元的租金,又利用石子厂的资源,陆续为各户村民房前屋后修建水泥路,并为各家各户通上了自来水,让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2006年,建设工业园时征用了郝家山村200亩土地,村里得到了300多万元的补偿金,张锡芝利用这笔钱,积极规划和建设郝家山村,改善村里环境,通过精打细算,为全村节省了资金近百万元……

郝家山村里的杏树

  经过多年的辛苦付出,在张锡芝的带领下,郝家山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村风村貌得到很大改善,多次被市、区、镇党委政府授予了“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综治工作维稳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村民生活更加和谐。

  舍小家、顾大家,一人担起社会家庭的双重责任

张锡芝和她的母亲

  6月26日,记者来到张锡芝家里时,她正陪着50多岁智力障碍的儿子聊天,还在忙着照顾97岁的老母亲。“没什么累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是家里村里两头顾着。村里有个什么比较急的事儿,家里就只能先放一放了。”张锡芝轻描淡写地说起自己的家庭。张锡芝今年已经75岁,但从她的身上,仍让人感受到她骨子里那一股不服输的干劲。

  2001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张锡芝的丈夫因积劳成疾,咳嗽不停。而她因忙于工作抽不出太多精力照顾,只能尽量在本地采用保守疗法为丈夫治病。当她成功当选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时,丈夫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2003年,她的丈夫离开了人世,自此家庭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

  “那时候真的太辛苦了,要同时照顾一老一小,还要管村里的琐事。那一阵子半夜都会哭醒,差点就辞职了。”张锡芝说道。可想到村里的工作离不开她,还有热情朴实的乡亲渴望致富的眼神,她咬着牙,默默地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其中的酸楚也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但她却从未停止为村民办事的脚步。

  任职期间,只要有闲暇时间,张锡芝就会骑着摩托车走门串户了解民情,只要村民需要办事,她就会骑着摩托车往返在村委会、镇政府之间。

  “只要群众有需求,她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不管是去镇上还是去市里,她都能帮我们办了。”村民李大叔说。张锡芝的付出也同样了得到了村民们的回报。在郝家山村搬迁之前,张锡芝有智力缺陷的儿子成了全村村民的儿子,儿子会经常在村里乱跑,张锡芝忙于工作疏于照料的时候,无论儿子跑到谁家,村里人都会像对自己家人一样照顾他,给他好饭吃,让他睡暖炕。

  十八年的“官路”上,有着母亲、孩子、村支书三重身份的张锡芝,凭借着一份心有百姓的执着,为这个小村庄撑起了一份美好的未来。

郝家山村村碑

  服务群众,十八年如一日

  近几年,郝家山村全体村民都住进了楼房,生活越来越好,张锡芝也成了75岁的老人了,可她心里牵挂最多的还是村民。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张锡芝的电话一直没停,村民家长里短的小事大家都会找她来解决。“老百姓的事,不管是什么,样样都得办。”这是张锡芝对村民们的承诺。

  2019年春节前,80多岁的老党员张举友家的马桶堵了,这让刚住上楼房不久的老人束手无策,于是他找到张锡芝。张锡芝看过之后,立刻就帮他找来了专业人士来帮忙维修。

  “眼看就要过年了,我怕老人上火,就先替他把1300元维修费交了,这钱后来我也没报到村里。自己委屈点没啥,村里老人年纪都大了,就怕他们生活上有困难。”张锡芝说道,“住进楼房不用像以前东跑西跑了,但是上楼后的一些繁琐事可是一点都不少。”郝家山村搬迁入住的5栋楼,谁家住哪个单元,门牌号多少,她都门儿清,甚至很多村民的电话号码她都能背下来。

  十多年来,在张锡芝的带领下,郝家山村不仅陆续还清了村里原来的“欠账”,还变得越来越富裕。但不管怎么富,张锡芝也从来不拿老百姓一分钱。

  “这都是村民的养老钱,决不能乱花。”多年以来,为了打消老百姓的疑虑,她严守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每花一分钱都及时公开,让老百姓心里明白、亮堂。2007年,张锡芝牵头为村里73名适龄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现在他们每人每月可领到185元的养老金,并且这个数还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加。

来打水的村民排成了长队

  如今,通过旧村改造村民都搬上新楼房后,张锡芝依然想着为村子里的人带去实惠。在原来村子的村头,张锡芝牵头为村民打建了一个取水的地方,把后山的水引到这里,每周三、周日固定两天开放,为村民带去清洁的山泉水。

  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这句话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既然做了村支书,就要时时刻刻把村民挂在心头。”采访结束时,张锡芝又拿起了她的笔记本,“这里是我的‘初心’,我也会为了这份‘初心’一直坚持下去。”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