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处,深藏大山深处的红色印记

2020-11-02 15:50: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永生 见习记者 吕丽 威海报道

  植被原始、层峦叠嶂的昆嵛山区内,天然的山洞有上百个,在主峰泰礴顶的东侧,一个叫“老蜂窝”的洞穴最具传奇色彩,它地处深山,地理位置特殊,人迹罕至,真正让它名声大噪的原因,是它与于得水的故事。这个名叫老蜂窝的山洞曾为保护胶东红军革命火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正是在这里,胶东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老一辈革命人的努力下,日后终成燎原之势。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梧桐庵村书记于振国的带领下对老蜂窝进行了实地探访。

  老蜂窝位置极其难找,山区内林深草密,上山的小径也常常被茂密的草木还有落叶遮挡,从山下出发,反复穿行河谷,能到达碑记已是不易,从纪念碑再到老蜂窝的真正所在处更是无路可走。老蜂窝的洞口位于乱石堆中,在过去,要想找到洞口,要先爬过洞前的一块巨石,此后还需要钻过一个由两块石头搭成的三角洞,才能真正地看到老蜂窝的洞口。由于近年前来老蜂窝瞻仰的人越来越多,洞口下方已经修建了软梯方便攀扶。当年敌人多次进山围剿,藏在老蜂窝附近的游击队员们能平安无事,还要感谢这周围险峻隐蔽的地势,以及老蜂窝得天独厚的隐蔽性。

  老蜂窝内部总体呈葫芦状结构,一层洞厅不大但很平整,内有一张天然石炕,非常平坦,可以并排躺下三四个成年人,避风又避雨,洞厅也可以睡下几个人,二层是住不了人的,可以放些枪支弹药和生活用品,上方的出口有两个作用,一是保证了洞内空气的流通,二是如果敌人来袭,游击队员们可以由这迅速的转移。

  当年“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带领仅存的30余人,转战昆嵛山山区。1936年2月8日,于得水就是在这里开始举办党训班,他们学习从苏区转来的《苏联革命经验》与《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术》等小册子,总结和反思错误,增强队员的政治军事素质。山中条件艰苦,但大家革命的热情却很高涨。于得水凭借这里险峻有利的地势,不断与敌人游击周旋,为了减轻党和人民的损失,于得水还指挥游击队员在山上放火,放石炮,引诱敌人“剿山”,用少数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转,消耗敌军。在游击的过程中,于得水和同志们爬冰卧雪,含辛茹苦,几乎住遍了昆嵛山的大小石洞,吃遍了草根树皮。在他们的艰苦奋战下,昆嵛山红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内硕果仅存的红军队伍。

  1937年12月24日清早,天福山起义的号角冲破了黎明的沉寂。以昆嵛山游击队为基础整编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在于得水率领下,成为天福山起义的骨干力量。

  据界石镇党委副书记荣露超介绍,1980年,老蜂窝遗址被文登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迎春花》、《苦菜花》、《山菊花》长篇小说三部曲,其题材渊源就是老蜂窝附近。多部表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电影、电视剧,其拍摄的外景地都选在老蜂窝一带。

  为纪念昆嵛山红军的发展历程,梧桐庵村里还修建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纪念馆。“于得水带领的游击队当年就是从梧桐庵向北撤退至大山深处,最终确定老蜂窝为党训班学习场地的。”界石镇梧桐庵村书记于振国介绍道。现在在老蜂窝的山下还可以见到一些老房子残余的房基地,当年住在这里的百姓冒着“通匪”的死罪,为于得水和他的同志们送来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医药。为了保护这支红色的力量,上山送粮的小脚婶子下山的时候摔死在断崖下,假装烧炭暗地为游击队传递消息的一家三口,遭叛变至死没有暴露老蜂窝的位置……

  如今的老蜂窝,因地处昆嵛山保护林区之中,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虽然地处偏僻,但每年都有不少人踏着英雄的足迹再寻故地,人们来此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物,感受当年游击队披荆斩棘的艰辛,追思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这块保护了革命红色火种的传奇之地,已经变成了烙在人们记忆中的红色印记,昆嵛山红军的革命精神,也被他们深深地记在了心间。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在前进征程上必须继承和发扬昆嵛山红军精神,艰苦奋斗,以蓬勃向上的朝气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和风险,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程永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