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阳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珏 威海报道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的这句话,郑艳杰奉为箴言。
郑艳杰不是在科室里穿梭,就是奔跑在出诊的路上,工作占据了她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在35年的从医生涯中,她经历了生死,看清了苦累,但仍对急诊工作怀有一颗热爱的心。
“让生命重获新生,是最开心的事”
一个大大的拥抱、两只紧紧交握的手、多双闪着泪光的眼睛……12月1日上午10时许,郑艳杰刚结束查房,患者家属拿着锦旗,把她堵在了急诊综合病房门外。
今年7月底,一位一氧化碳中毒的重度患者被匆匆地推进了威海市立医院急诊室。切开气管、排痰处理,在郑艳杰和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患者被拉了回来。
“这是全体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郑艳杰回握住对方的手,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谢意。从业35年来,郑艳杰不记得抢救过多少人,但她永远记得患者们眼中的光亮,那是对生的希望。
正是生命,让郑艳杰竭尽全力地战斗。抢救50分钟的病人,经医生判定无抢救希望后,她不放弃努力,实行支架介入,抢救成功;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1小时后,面对溶栓和长时间心脏复苏相冲的禁忌,她放手一搏,果断选择溶栓,又一条生命重新跳动……
也是生命的力量,让郑艳杰无比享受工作的时光。“一看见患者,就能激起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我的思维也被完全调动起来了。”急诊工作,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科室里其他医护人员看来,郑艳杰就像“医痴”一样,永远充满热情。“不爱吃、不爱玩、不爱购物,就喜欢工作。”提起郑艳杰,急诊科护士长张丽娜是无奈、也是敬佩。
值得敬佩的,还有郑艳杰为工作做出的努力。从原来距离医院半小时车程的小区,搬到了步行7分钟的小区。而步行太慢、7分钟太长,她飞奔4分钟就到了医院。只要患者有需要,她就能激发出全部的能量。
“能让生命重获新生,这是最开心的事了!”说起急诊工作,郑艳杰全身都在发光。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
从今年6月份,在急诊科主任的位置退下来后,除了固定的查房、坐诊时间外,郑艳杰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好医术、心血管时间、心内之友……郑艳杰微信关注的公众号,都是医学领域;手机下载的APP,医学也占据了大半,十几个医学知识软件,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就连当下最热门的直播,也是她的学习途径之一。
喜欢学习的郑艳杰,不光学习医学知识,还在如何完善整体急诊医疗水平上下功夫。由抢救室、导管室、急诊CT等组成的一站式抢救,由郑艳杰一手设计完成;看到病人因挂号缴费等问题受到延误治疗后,她在全市首先提出“三先三后”服务理念和“四个一”抢救理念。
在郑艳杰的努力下,医院急救绿色通道时间明显缩短,实现了10分钟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30分钟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3小时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威海市立医院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在提高威海市立医院急诊医疗水平的同时,郑艳杰还不忘发挥医生的奉献本色,提升全市急诊医疗水平。郑艳杰每周五都会受邀去到威海市胸科医院,进行临床指导、培训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共享经验,将她所学所得的知识更广、更远地传播出去。
自去年,威海市立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并设置了胸痛门诊以来,闲不住的郑艳杰除了坚守在急诊一线外,还充分发挥她在急慢性胸痛方面的专长,接诊急慢性胸痛的患者,以过硬的技术为每位患者送去贴心的服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阳
郑艳杰不是在科室里穿梭,就是奔跑在出诊的路上,工作占据了她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在35年的从医生涯中,她经历了生死,看清了苦累,但仍对急诊工作怀有一颗热爱的心。[详细]
进入深秋,地瓜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荣成市埠柳镇梁南村,近段时间都是一派热闹的场景,村民们都不约而同的在家门口晒地瓜干。但如果在村里问起:哪家的地瓜干晒得最好?大家不约而同提到宋秀丽。[详细]
迷彩服、胶底鞋、花白的头发、身材精瘦、黝黑的脸庞上皱纹纵横……初见王文水,很难把眼前这个“老农民”打扮的人和西洋参界大名鼎鼎的王文水联系到一起。[详细]
12月7日,威海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威海市新旧动能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威海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详细]
12月5日上午,中惠泽威海九龙城加油站开业,这是中惠泽石油携手家家悦集团在威海地区打造的首家“车主智慧驿站”。[详细]
工具箱拎在左手,右手握着厚厚的笔记本,每天清早,威海仁昌电子有限公司职工丛建杰都要给设备“查体”,一排排自动化机械都是他一手“培育”出来的,细微误差,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