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同城引擎”驱动文登驶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05-18 09:31:00   作者:

  编者按:

  2014年初,威海市委提出实施东部滨海新城、文登同城化、南海新区、乳山产业结构四个“三年突破”战略,到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为落实威海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反映各区域“三年突破”的明显成效,推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等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今日起,威海大众网将推出“三年突破”看发展集中宣传活动,全面展示这些发展热土的蓬勃生机和发展脉动。

文登东城区迅速发展

  大众网威海5月17日讯 (记者 王岚) 2014年,文登正式撤市设区。这是自1988年撤县设市后,文登最重要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一条“同城之路”等待着文登的探索和发现。

  三年来,文登将“同城化”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一手抓经济促发展,一手抓民生促和谐,深度融入威海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着力建设“威海经济中心”, 缔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和新未来。

夕阳西下的文登美景

 

  同频共振 产业发展连珠成串

  文登地处“两轴支撑”中向南一轴的重要位置。将这里打造成威海的经济中心,是威海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中赋予文登的发展定位、提出的目标要求。

  撤市设区以来,文登区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威海经济中心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一轴两翼”发展格局,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是有一些传统骨干企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农业上也有一些亮点,但新形势下如何转型突破、持续发展,还是要依托同城化,攥起拳头来,由小马拉车升级为经济一体。”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我们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积极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关联度强、互补性大的产业,努力融入全市产业体系。”

  威海迪嘉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迪沙药业,是文登区承接威海产业转移的一个项目,主要从事原料药、药用辅料、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糖尿病用药、高血压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及抗菌消炎用药4大系列,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目前,20多个车间及附属设施基本完工,部分车间即将进行设备安装,投产后可生产原料药品20多个品种。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

  “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与文登区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威海迪嘉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保军告诉记者,多年来,该公司自开工建设以来,文登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到现场来,察看项目进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

  像迪嘉制药这样的产业巨头,是文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依托资源优势,文登全面提升以商贸物流和健康养生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正着力打造辐射整个威海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内采购韩国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充分利用威海的品牌和优势,“康养文登”城市品牌也日益响亮。

  截至目前,文登区依托重点园区载体平台优势,大力开展精准招商、链条招商,全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33个,实施了69个市级重点项目,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补齐短板 与百姓共享同城红利

  随着文登同城化节奏的加快,中心城区部分老居民区、旧村和棚户区里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改变旧生活区的面貌,建设新型社区是补足“短板”,让百姓共享同城发展的红利。

  在文登区环山街道办事处汤南社区旧村改造项目现场,鳞次节比的高楼有序地矗立着。在该村67岁居民陈序明看来,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以前,汤南社区是文登有名的城中村,村里多是土泥路,每逢阴天下雨,路面坑洼不平不说,居民出趟门便会沾一身泥水。

  如今,通过城中村改造,村里脏乱差不见了,土泥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更让陈序明心喜的是,再等一个多月,自己就能搬进楼房居住了。按照旧村改造1:1的置换比例,陈序明原来在村里的254平方米的平方能够将置换两套110平的楼房,多余的部分还能按照2200元/平的价格折算成现金。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住房问题,而且就连新房装修的钱都有了。

  无论是旧村改造,还是旧生活区改造,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把好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文登区对即将进行整治的旧生活区进行全面调查,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社区居委会主任、部分楼长和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整治实施方案,并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制定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文件汇总形成合订本,发放到各相关单位,通过学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要求及工作重点。

  “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域,在提升城区承载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文登同城化发展需要,文登将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坚持老城区改造和文化商务区建设同步推进,对城市道路、管网、小区等进行高标准升级改造,共实施了157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建改造道路33条,硬化路面68.7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24.4万平方米、地下管网52.3公里,新增绿地46.6万平方米,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已投入使用,城市建成区纳入威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快速推进,城市管理水平和形象面貌有了新提升。

公交一体化

  公交一体 解决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

  公共交通服务,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关联最为紧密的一件事。

  家住文登市区的周燕在威海一家公司工作,往返两地是她的家常便饭。对于周燕而言,2014年以前,乘车去威海曾一度是她的噩梦:那时候还没有公交车,往返文登和威海主要以城际小客车为主,不仅车况不佳,而且经常飞车压点,加塞超载,乘车体验非常差,为了减少乘车频次,周燕甚至在威海租住了房子。

  直到2014年,周燕发现驰骋在文登和威海之间的小客车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正规的公交车,再也没有那种人挤人,飞车压点的情况了。原来,文登撤市设区后,对公交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公交一体化改革,在文登和威海之间开通了城际专线,24辆公交车每天穿梭在文登和威海之间,为文登架起对接中心城区的桥梁。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很方便,感觉文登和威海的距离越来越短了。”周燕给文登公交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越来越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让文登市民出行踏上了“幸福快车”。 据统计,2016年元旦节日期间乘坐城区环保公交车出行的市民达到11万人次,乘坐城铁专线公交、文登至威海机场的巴士线路和“D1线”定制公交出行的市民达到4000多人次,城乡客运共发送旅客5万多人次,选择乘坐公交绿色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文登区已经完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新上245辆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城区公交全部移交市公交集团统一管理运营,推行了1元票价、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及伤残军人警察免费等便民措施;开通了南海新区—文登城区—环翠区快线公交和机场巴士、城铁专线等定制公交,完成了67辆县际客车的集约化改造,构建起了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同城交通网络。

  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是实现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城乡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民生工程。对此,文登区委、区政府把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不断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完善路桥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公交网络,让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统筹接轨 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

  在区市融合、同城一体的发展道路上,文登区按照“同城同待遇”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统筹接轨,在逐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同时,宜居、宜业,已成为文登鲜明的城市标签。

  在总体规划上,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化发展规划,对文登区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编制了城市化发展规划,实行市区统一布局实施。编制完成了47项专项规划和研究课题实现了统筹规划、一体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专项规划将根据文登区的特点开展,先后编制了城市给水、排水、防洪防涝、综合管廊等12项专项规划,规划“一张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并与市级完成对接,实现了统筹规划、一体布局。积极对接全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合理确定了文登区生态空间管控范围。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对接,完成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城市建成区纳入威海精细化管理系统,自来水、热电、城区公交及农村客运线路纳入市级管理,实现了基础设施互联共享。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了55个村的新型社区建设,所有镇都建起了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9个镇接通了天然气,3个镇实现了集中供热,进一步增强了小城镇的承载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城乡一体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丰厚的教育“大礼包”惠及城乡学子,学校布局更加优化,教育软硬件同步升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文登已有三所医院被确定为威海市居民医疗定点医院。

  此外,文登还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实施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到了110元,实现了与威海中心城区同步同标同城对接全面推进,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同城发展红利。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