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病理医生:幕后守护者 为疾病把好“最后一关”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06-26 14:22:00   作者:

邹刚永正在阅读快速冰冻切片

  大众网威海6月26日讯 (见习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陈媛菲) “一份快速!”听到手术室护士的呼喊,威海市立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邹刚永迅速从显微镜前起身,戴好口罩、手套、帽子,“全副武装”走进标本取材室,检查着刚刚送来的人体组织。

  在许多医院里,都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终日与刀板为伍,可他们给出的病理报告,却被誉为确定患者病症的“最后一道关卡”。一份份病理报告的出炉,一名名患者病情的确诊,都是他们幕后的辛勤“杰作”。今天是“医师节”,记者走进威海市立医院,揭开病理医生的面纱。

邹刚永将肺部组织的病变部位切下

技师正在制作快速冰冻切片

  半小时之内断病情

  一张三尺见方的取材工作台,这就是邹刚永平时的工作区域,砧板之上,整齐地摆放着刀、剪、尺、镊等工具,乍看之下,不由让人产生走进厨房的错觉。每天,每当有需要快速活检的人体组织从手术室中被送来,邹刚永都会在这里完成病理诊断的第一步—取材。

  “这是患者的一叶肺组织,上面有一块肿物,临床考虑可能是恶性的,所以需要我们来确定肿物的病变性质,以决定手术方案。”邹刚永先将肺组织拿在手中仔细观察,在发现白色病变区域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切下,放到技师早已准备好的冰冻托上,并将刚刚使用过的所有工具清洗干净,防止造成污染。

  完成了取材环节,余下的制片工作则多由技师负责,经过冰冻、切片、染色等处理,15分钟过后,邹刚永就可以在显微镜下阅读刚刚的肺组织切片了。在病理科,每次取材都是由一名主治医师和一名技师搭档完成,其中技师主要负责制片,而主治医师则负责阅片、复查和做出诊断报告。

  经过数道工序完成诊断分析后,邹刚永需要立刻做出病理诊断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确诊患者病情的“判决书”,也是前方手术室中医护人员确定下一步手术、治疗方案的参考指南。“快速冰冻切片多半用于术中,可以快速了解恶性肿瘤扩散情况,确定病变性质、切除的组织、肿瘤部位的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这些术中送来的标本必须在半小时内就出具诊断报告,一秒也懈怠不得。”邹刚永说,经过检测,他考虑该患者是炎性病变,而并非临床怀疑的恶性。

  刚刚将这名患者的诊断报告上传至手术室,病理收发室又收到另一名患者的一段肠管组织,邹刚永马不停蹄地赶到标本取材室,重复着之前的所有操作。

技师们正在制作常规石蜡切片

邹刚永(右二)申请医师会诊

  细心严谨防“错案”

  在诊断病情中,病理科医生的意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这就要求病理诊断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允许出现失误,为了不发生“冤假错案”,邹刚永每天都埋头在工作台和显微镜前。

  在病理科,安静是给人最深的印象,这里没有太多的嘈杂,有的只是医师和技师来回穿梭的脚步声、分析病情的讨论声和上传报告的键盘声。

  “如果报告提示肿瘤是良性,就可宣告手术结束,反之则要继续。病理诊断容不得毫厘之差,心平气和才能保证客观公正。”每天走进科室,邹刚永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找出当天需要进行术中快速切片的患者同意书、申请单以及住院相关资料反复阅读,遇到疑难少见病例,他会提前做足功课,在阅片过程中,他也会对照患者住院号再三比对,防止“张冠李戴”。如果患者病情复杂,邹刚永还会申请多名专家医生参与会诊。

  精细、规范、严谨,这是对病理科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肿物从哪切、如何切、切多少,这些都有着严格要求。“切块不是随意的,要根据患者病情切到关键部位,有时不仅要切下肿物,还要取出肿物的上下缘,而不同的人体组织软硬度不同,切块的刀子却非常锋利,往往导致力度难以掌控。”邹刚永说,在进行脑部手术时,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组织取得很少,加上很多患者的肿物仅有几毫米大小,这些都对病理医生的操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为了练好“刀功”,刚进入病理科时,邹刚永没少拿着废弃的人体组织一遍一遍练习,当年他使用过的手套上也留下了不少刀切痕迹。

  从取材到制片结束,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医师和技师的全神贯注,邹刚永介绍,由于快速冰冻切片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术后还需要进行常规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相比,石蜡切片步骤尤为繁多,任何环节更是马虎不得。

  走进制片室,数名技师正在紧张而忙碌地制作常规石蜡切片,一手转动石蜡切片机的转轴,一边用毛笔或轻轻卷起切片或细细扫净残渣,然后将切片放入40℃的温水中摊开,再经过捞片、烤片、染色等50多个步骤,才能最终制好片子。

  加班加点是常态

  午时已过,同事们早已前往食堂就餐,可邹刚永仍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因为还有很多手术在进行当中

  “加班对我们来说都是常事了,每天我们都要等到所有手术结束才肯放心离开,有时甚至一熬就是八九点,手术在前台进行,我们则在幕后守候。”闲暇之余,邹刚永和同事们还会观看网络教学视频,不断学习。

  2003年,从临床毕业的邹刚永来到病理科,开始了与人体器官组织打交道的日子,每天面对的都是满是鲜血的内脏、夹杂着污物的胃肠,邹刚永笑称,凡是患者身上能切下来的器官组织,自己都接触过。

  在一次对肠道的取材过程中,由于肿瘤将肠道堵塞,使得切下来的肠道中残留了不少排泄物,又脏又臭,邹刚永说,这都是工作当中必须克服的心理屏障。对他而言,这些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废弃器官组织并不像常人眼中那般毛骨悚然,而是诊断病情最珍贵的宝物,因为每一块组织中都隐藏着患者最为真实的病情。

  虽然是在幕后,但病理科医生和技师的工作并不轻松,也充满了风险,每天都要处理上百份组织,还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并不厌其烦地复查,仔细比对细胞组织,寻找其中是否藏有肿瘤或病变。每天,只邹刚永一名医师就要至少处理二三十份人体组织,阅读150多张制片。由于经常接触血液与污染物,所以工作中也存在着感染危险,每次取材前,邹刚永都会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措施。

  在病理科内,还有着两间资料室,里面贮藏着从80年代起至今在市立医院做过诊断或手术的患者纸质资料及常规HE切片,每天,医生们都会走进这里进行一番整理。“纸质资料、蜡块和切片至少要保存20年,这样一旦患者再出现类似病情,就可以与病史对照。”邹刚永说,病理诊断如同法官“断案”,无论风险有多大,无论工作有多冷门,他都会在这个岗位上坚守。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